一、理解用户的心理账户
年,芝加哥大学著名的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学家RichardThaler首次提出“心理账户”概念。
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,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。
对于“勤劳致富”账户里的钱,人们会精打细算,谨慎支出。而对“奖励”账户里的钱,我们就会抱着更轻松地态度花费掉。
如何利用用户的心理账户,推广我们的产品,是运营者必须要学习的技巧。
二、标签绑架
我们可以使用标签绑架提示用户,你也具有这类标签,应该拥有哪种商品。
唯品会的促销页面上,使用了《欢乐颂2》攀胜美的形象,告诉用户轻熟女该怎么穿搭,从而在网站上推荐合适的商品给用户。
简单的讲就是,我们在推广某个产品时
告诉用户使用它你就成为了什么样的人
什么样的人在使用它,你也是这样的人
三、制造高级感
让你的产品变得高级,但价格又不是很贵,这和上面的标签绑架有点相似。
明星用的就是高级的
国外火的就是高级的
进口的就是高级的
比如恒大冰泉的广告语是——中国女排独家饮用水。让你认为运动员都喝它,肯定很好。
设计文案时,给产品/商品制造高级感,有几个通用的技巧:
突出原产地
突出英文名
突出LOGO
出现欧美设计师、工程师
专家站台
质量认证、提供证书
欧美店铺里的陈列照片
四、情感迁移
是指在两种有联系的事物之间,有可能发生感情或评价的迁移。
瑞典的“纯粹伏特加”曾经因没有品味,造型丑陋等原因引起美国消费者的反感,致使销量不行。
后来公司聘请优秀摄影师和画家在酒瓶上放上他们的作品,提高了该酒的品味和艺术形象,赋予了消费者自信高雅的感觉,使它成为显示身份和地位的名酒,满足了高消费者的情感需求。
一战后,美国出现了一款专为女士打造的香烟,叫“万宝路”。因广告词太文雅,导致没有男人买,销量一路下降。
后来公司开始转型,用有男子汉气概的男生做广告,迅速吸引了美国大量男士的目光,使其销售量提高了三倍,一跃成为全美第十大香烟品牌。
在产品具有恒定价值的基础上,再赋予情感价值,是一种惯用的营销手段。
五、门槛效应
又称得寸进尺效应,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,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。
小公举我邪恶的想到了一个案例:男女恋爱,开始会说我只进去一点点,女人犹豫很久同意了,结果进去后就出不来了
这种现象,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,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。
百事的销售队伍曾经出现在上海大街小巷、千家万户门前,本来不想买百事可乐的市民,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买了一罐喝,感觉味道很不错,索性再买几罐让家人尝尝。
设置低门槛,让用户为免费的产品续费,为更好的产品付费。
七、反馈效应
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的一个著名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:
他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,在4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。
第一组为激励组,每次工作后预以鼓励和表扬;
第二组为受训组,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第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;
第三组为被忽视组,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,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;
第四组为控制组,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,且每次工作后也不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。
实验结果表明:
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(控制组),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,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,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,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。
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价,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,对工作起促进作用。适当激励的效果明显优批评,而批语的效果比不闻不问的效果好。
在生活中,有反馈(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)比没有反馈(不知道测验成绩),学习效果要好得多。
比如小公举上篇文章《年营收1.5亿!“凯叔讲故事”白癜风有治好的嘛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是哪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