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简介:
米锋山,男,汉族,甘肃武威人,入党积极分子,年4月出生,中铁二十局三公司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学生。现担任班级学习委员、高数学社副会长。
主要事迹:
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,虽然上天给了他很多磨难,但同时也教会了他自强自立。九岁那年父亲去世,全家的重担落在了他母亲身上,母亲为了全家的生计每天早出晚归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在他初二的时候,母亲由于长期劳累,积劳成疾造成下半身瘫痪,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。为了给母亲治病,哥哥跟妹妹主动辍学外出打工,而他主动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,每天五点起来做早餐,给母亲喂过早餐之后再去上学,下午放学后别的孩子还在学校嬉戏打闹,他却是急匆匆的跑回家照料卧病在床的母亲。没过多久,命运的恶作剧再次上演,初三时他的母亲去世了,他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儿。然而家庭的变故没有使他萎靡不振、怨天尤人,他擦干了伤心的泪水,重整破碎的心灵,更加刻苦学习,最终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全县最好的中学——古浪一中。
初三毕业后他经亲戚介绍去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科豪瓷砖场。刚去主管就让他捡砖,刚出炉的砖温度很高,即使他带着厚厚的手套,一天下来,手上还是布满了水泡,他没有喊疼,更没有叫累,每当他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他都会用孟子的“天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将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”来激励自己。就这样他坚持了下来,一干就是两个月,当他拿着四千元的血汗钱的时候,他笑了,笑的那么开心,因为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高中毕业后他又跟高中同学去了甘肃瓜州的一个建筑工地,几乎每天都是38度的高温,即使什么也不干也会汗流浃背,第一天他的同学就受不了天气的炎热和工作的苦累闹着要回家,也劝他一起回家。他说“我不能回,我跟你不一样,你有父母可以依靠,而我什么也没有,我只有靠自己去打拼”。第二天他的同学就回家了,他则继续留在工地干活,繁重的体力劳动使这个不满二十岁的孩子手上布满了老茧,让人看着心疼。有一天,由于超负荷工作,再加上天气炎热,他晕倒在了建筑工地,医院打点滴,工程队长让他休息两天,但被他拒绝了。他说他要靠自己的努力挣够大学的学费。工程队长听了对他竖起了大拇指,就这样在建筑工地干了两个多月,挣够了大学的学费。
年9月,寻着梦想的轨迹他来到了陕西铁路工程职业学院。虽然他挣够了第一年的学费,但是还有两年才毕业,所以从大一开始,他就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,周内在食堂帮忙,周末去市里找活儿干。每当寒暑假时,是他最忙碌的时候,因为他要靠双手挣足下一学期的学费。期间虽然经历了很多挫折,但他都能咬紧了牙关,坚持了下来,不仅为家里减轻了经济负担,同时还在社会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历练了自己,积累了工作经验,为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打工和勤工助学虽然占用了他的有效学习时间,但是他发扬钉子精神,挤出时间刻苦学习,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,他都能做到课前预习,上课专心听讲,课后认真复习。对一些不懂的知识,他总是抱着“打破沙锅问到底”的态度,积极向同学、老师请教。他学习兴趣浓厚,学习范围广泛,既读有字之书,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,真正做到学以致用。他对自己高标准,严要求,能做到不迟到、不早退、不旷课,尊重老师,团结同学,大一结束时他取得了班级第一,专业第二的好成绩。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家庭的不幸并没有打到这个坚强的男子汉,反而激发了他改变命运的勇气,使自强自立成为生命的底色。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倔强不服输的男孩明天会更好也必定会更好!
主要荣誉
-学年荣获“学院一等奖学金”
-学年荣获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
-学年荣获“优秀学生”
-学年荣获“高数学社社徽设计大赛优秀奖”
-学年荣获“高数学社先进个人”
-学年荣获“社团活动积极分子”
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(专科组陕西赛区)中获得二等奖
策划:李鸿彬
文案:米锋山
编辑:李鸿彬
审核:姜留涛 滕春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