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、穷举法
无论如何,穷举法都应该成为最基本的文案创作方法,它既是每个文案的基本功,同时也是创作时必备的方法。然而因其基本,反而非常容易被人忽略。其间的原因在于:我们都太渴望一次到位,一下就写出最合适的标题,所以才懒于尝试穷举的方法。
当然,穷举法是费时费力的,因为用这一方法就是试着写出一个标题的所有可能。这注定要由大量的无用功来累积,直到找到最合适的一个。但这样的方法其实是最符合创意规律的。因为创意往往不可能一步到位,而需要多次的尝试才能成功。
文案和美指不同。观看空间的角度有很多种,美指可以通过具体的图片来找出镜头的合适的角度;文字表达的角度有很多种,文案却不能通过具体的事物来直观的找出合适的角度。
文字是如此抽象的东西,所以其角度也有千千万万的。
穷举法,也可称试错法,可分为基本穷举与花样穷举两大类。
例如:以“桌上有一瓶水”这句话为例:
基本穷举,在原句基础上做最基本变化,如:
桌上有一瓶水。
桌上放着一瓶水。
桌上只有一瓶水。
一瓶水在桌上。
一瓶水放在桌上。
有一瓶水在桌上。
水有一瓶在桌上。
……
花样穷举,即另加元素,以改变原句调性,如:
设问:桌上有一瓶水?是的。
反问:难道你没看到桌上有一瓶水?
加入英文:桌上有一瓶Water。
加入阿拉伯数字:桌上有1瓶水。
加入术语:桌上有一瓶H2O。
加入标点:桌上。有。一瓶。水。
角度反转:桌子放在一瓶水的下面
其他角度:桌子与一瓶水相互吸引在一起。
用典:桌子上放着一瓶安徒生童话里的水。
口语化:桌上搁着一瓶水。
尊贵:一只檀木雕花的桌上,静置着一瓶阿尔卑斯山采用的水。
小资:是这样一瓶淡淡的时光,静静的伫立于岁月的耐心之上。
……
当然,方法主要在于应用。
这一方法只有在真正运用时,才能体会其益处。
4、牛×的比赛
以前的博客中我曾经提到过,在某种角度看来,广告其实就是一场“牛×的比赛”。那就是每一广告都试图证明自已的产品是最好的,是牛×的。
这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是一件好事,因为广告本来就是“王婆卖瓜,自卖自夸”,当然要拼命夸自己好。如果自己对自己的产品都没信心,别人又怎么能相信呢?
记得詹姆斯?韦伯扬那家伙就不信邪,广告一定要夸自己么?我看未必,广告应该是客观性更重要!于是詹兄做了一个广告,不仅把产品的优点一一写清楚,而且把产品的缺点也都全部奉上。试图通过这样来让消费者有一个客观的评判,建立一个很诚信朴实的品牌印象。
可是结果却让人失望,这么干消费者根本不买帐。把缺点全写上,让人感觉这产品一定很差。如果不写缺点,消费者在使用中遇到缺点的话也会想,广告本来就是夸张的嘛!
广告本来就是夸张的,所以才注定这是一场“牛×的比赛”。想达到“牛×”在文案上就要注意一下以下这些写法:
A替代词:
尽管《广告法》反复强调不能用“最好”“第一”等说法,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,广告人仍想出一些办法。
比如“最大楼盘”不能说,就使用“至大楼盘”一词替换。
或者把“最”,改为“醉”,如诺基亚的“醉时尚”。
“销量第一”不能说,可以用“销量冠军”来替换。
B类比:
借用其它行业的说法,如酒店业的最高级是“五星级”,所以借用为“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”。不过现在,“五星”已经不行,大家开始追求“超五星”,“七星级”等等啦。
C最高级形容词
如“顶尖”,“卓越”,“非凡”、“一流”等说法。
D最高人物词
使用最高人物的词来变成形容词,一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。比如“专家”、“大师”等就可以变为“中国数码专家”、“毫宅领袖”、“大师级力作”、“帝王级的享受”等等。
E最高地域词
比如“世界”、“国际”,“巅峰”等,可以成为“世界级产品”、“国际级标准”等。
F最高级的动词
比如“享受”的最高级就是“尊享”,“看”的最高级为“品鉴”等。
G句式
通过巧妙的句式来表现,如“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”,真是达到了“至牛×”的境界啊!
……每天都是“牛×的比赛”,所以“牛×的表达”应该层出不穷。
5、诗神点化
文体意识”是每个文案撰写者都具备的,就算他/她没有意识到,事实上也在默默的遵循这个方。文体意识即对一个广告所做出的文体的选择,适合用哪种文体来写这则文案,选择一种合适的文体来表达,这就是文体意识。小说、诗、戏剧、笑话、迷语等这些形式是文体,同时每一位作家的风格也都是一种独特的文体。
在众多文体中,诗是重要的。诗与广告的结合,符合来源于生活,高于生活的文艺主张。
以诗来表述产品,原因在于广告本来就是要造一个梦给人,而诗是造梦的一种极佳的形式。
比如在地产广告中,一句“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”已经用的泛滥,其造梦的意图已成显学。
我常常得益于诗神的点化。
在万科四季花城的文案中就有这样的经历,所以才出现了“叶子如果做我的邻居,我并不反对”“象棋,这想象的棋”等听起来没什么道理,但很诗的语言。、
创作“家的开关”的广告时,偶而想起陈东东的诗《点灯》:
点灯
把灯点到石头里去,让他们看看
海的姿态,让他们看看
古代的鱼
也应该让他们看看亮光,一盏高举在山上的灯
灯也该点到江水里去,让他们看看
活着的鱼,让他们看看
无声的海
也应该让他们看看落日
一只火鸟从树林里腾起
点灯。当我用手去阻挡北风
当我站到了峡谷之间
我想他们会向我围拢
会来看我灯一样的
语言
所以,有了这样的启发,才有了下面的文案:
点亮大海,看看鱼的忧伤
点亮树林,看看叶子的渴望
点亮石头,看看时间的痕迹
点亮书籍,看看文字的倔强
点亮天空,看看鸟的翅膀
点亮窗子,看看家的温暖
家的,家的魅力
嗯,借鉴了诗,感觉开始不一样了。当然文案不能象诗那样纯粹,那样脱离现实,文案最后还是要回到产品,回到人间。
在工作时,悄悄约会诗神,并接受他的点化,这是十分愉悦的经验。
有了神的指点,写几句文案,不是很轻松的事么?!
6、作家显灵
知道么?在我们的身体内部,隐藏着无数个作家,无论是卡夫卡、博尔赫斯这样的大家,还是张悦然、饶雪漫这样的新秀,都在。所以我们读起他们的作品时,才会在内心里获得共鸣,好象这个作品真的是出于已手,如此亲切自然。
所以在写文案时,不妨焚香祷告,口中念念有词曰“天灵灵地灵灵……”,于是就有一位作家会果断地出来显灵,带来灵感,带来行云流水的表达。
从前偶而在《广告杂志》上读到一篇左岸咖啡的文案,惊讶于文案还可以这样写,简直是一篇短篇小说:
遇见一位读到L的工人
咖啡馆的隔壁就是图书馆
大家总是先去借本书
再到咖啡馆里自己习惯的位子
然后年长的服务生
会端一杯口味习惯的咖啡
悄悄放在你的桌上
如果有人弄错位置
那一定是新客人
光线最好的角落
属于那位五十左右的蓝领阶级
他惯常维持谦虚有礼的样子
但从不与人攀谈
今天他读的狼潘论(LupusTheory)
记得前天他还在读
伐木工人守则(ALumberjack’sHandbook)
再上次好象是
瑞士雪车制作法(LugeProduction)
真是独特的阅读方式
由于好奇
就到图书馆的架上查看
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发现
伐木工人守则正
紧贴在瑞士雪车制作法的后面
原来他是按照字母顺序一直读下去
而且已经读到Lu字头
这样看来
下一本
将是琵琶音律(LuteMelody)
后来读到更多的左岸咖啡的文案。有天终于了解到,在做左岸咖啡的案子时,发现目标消费群是很小资的人士,尤其是喜欢村上春树的女生,于是文案在创作时,特意请村上春树附体,写下了左岸咖啡的一系列文案。从文字中,可以感觉到一些品味,一些伤感,一些韵味,一些巧妙构思。——原来是村上君“出手”,难怪这么有感觉呢!
7、席式基本功
初到蓝创,老邹悄悄拿出一本书说:“你要做好文案,得看这个!”
心下一惊:哦?到底是什么书这么重要?!
定睛一看,原来是一本《席慕蓉散文集》。
老邹又说:“你看,象这样的句子……”,于是就指着书上的句子念起来,“正午,阳光是透明的,河水是透明的,一些奇异的倒影在光和水的双重晃动下如水草一般的生长着。一切是如此喧哗,一切又是如此安静……”
“这样的好句子,要抄在本子上!”老邹说。
我果然看到他的黑皮本上,抄了不少好句。
席慕蓉风格是文案的基本功。许多文案都是从学习席慕蓉开始的。
这真是一种百试不爽的风格,放在哪里都十分适用,尤其是在地产文案里,描写对生活的向往与享受,这种句子真是俯拾皆是。
后来,“席式风格”慢慢有些庸俗化了,变成轻轻甜甜柔柔暖暖的惯性文字。
但这不是席慕蓉的错,而是一窝蜂的模仿所带来的恶果。
其实就算是模仿席慕蓉,又有几个人真正得其精髓呢?
比如这首经典的《无怨的青春》:
在年轻的时候,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,
请你,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。
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,
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,那么,
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。
若不得不分离,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,
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,
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。
长大了以后,你才会知道,
在蓦然回首的刹那,
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,
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。
这首诗,至今读来仍然如此单纯透明,直指人心。
所以要学席慕蓉式的基本功,拜托请学的到位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