▼前记:
大家好,我是TAMMY。
写这篇稿的原因,是想回答知乎的问题:“文案的出路在哪”。
我从实习做文案,我一直很想知道文案的出路在哪,但在网络和生活中并没有遇到谁能深刻帮我分析,于是我只好试着自己解答,解开心结。
强行上纲上线,充当一把人生导师:一部分是我与自己对话的角度,一部分是以回答别人的角度。
以下正文,句句吐露心声,还请耐心看完,因为等你拍砖~
1、文案有两条路,要走哪一条?
文案的出路在哪,困扰了我很久。
可以看到,商业公司很少有专门招文案的岗位,大多都以文案策划、新媒体运营的名字出现在招聘网站。
除了写文案,还会有策划、运营的要求。可以理解成一半感性,一半理性。我常常内心懵逼精分,我到底更感性写东西?还是要更理性算数据?
与此同时,还有作者、记者、编辑等等专门写东西的岗位在诱惑我,我要不要去?
所以,文案是该投身于市场商业,还是投身于文化传媒?是当“推手”,还是当“写手”?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灵魂拷问,我一天不想清楚,我一天就活动不开。
毕竟,要先给自己确定好方向,然后再去努力啊!
2、“写手”的出路:
文化传媒,生产内容是关键
相信每个从事文案的人,或多或少都对文学有热爱,喜欢诗词歌画,喜欢电视网络、明星、主持人、作家等和文娱产业相关的内容。
但不要有所误会——你对文学的热爱,是真热爱还是假热爱?从小就喜欢,是真的喜欢吗?
你可能只是享受它表面带来的快感快乐,实际上没有为此付出承受过痛苦。
·什么样才算是真热爱?先天主动的人。
哪怕没有收益回报,但也愿意投入时间精力:不用强迫就愿意去读书、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、不写作不思考就手痒、没有回报和肯定都愿意产出内容…(只占其中一个就算是热爱了)
这样的人有生产文字的能力,也有生产思想的能力,适合走传媒文化领域。
文字作品终将以:诗歌、书籍、小说、电视剧、脱口秀等的形式呈现出来,就叫做IP吧,这是文化产业的核心。其它人员职位:物料周边、经纪人、宣传公关,都是围绕IP做文章。
如果文案想进军传媒领域,那最终发展的方向一定是要成为知名IP,即作家、记者、编剧、作词人等等。
而不是说你本来从“文案”做起,因为想去传媒领域,结果跑去做幕后导演、商务、经纪人…这叫转行,不是叫文案的出路。
很多人会有误解:以为自己搬运借鉴写了篇稿,或者帮品牌写了篇命题作文,就是写手。
真正的写手,能做到自发产血,通过一个小点,就创造出丰富的思想内容。
试问自己:你愿意成为这种核心人物吗?你能成为这种核心人物吗?
·这样的人有什么特点呢?有思想和个性。
做大众的嘴巴,抒发大众的想法,引领大家的共鸣——对社会、制度、人性、情绪等等有自己的思考洞见。
举个栗子:PAPI酱、咪蒙、李诞、马薇薇、史航、方文山、村上春树等,也包括一些网络文娱的营销大号。不要觉得我举得浅显啊,单从“职业晋升”时间和影响力,我觉得很有代表性~
①他们前期自发产血的作品,脱离了商业,属于精神世界、社会时评,甚至虚构。
②他们知道大众喜欢什么内容,什么样内容能引起共鸣,不会自说自话。
③乐于积极借助平台的力量,于是火了,养活自己。
如果你没有这么多思想个性,也可以试着慢慢塑造人设,原创生产非商业非洗稿的内容,尽量让你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被人认同,哪怕是一小部分人认同,就可以带着这些作品,投稿投简历啦~~
说起来“投简历”还有点可耻,因为太有个性的人,往往喜欢自立门户,与商业市场保持一种“合作关系”。
如果觉得以上,臣妾做不到啊!!
我不愿意思考!我就算思考,我的思想也很肮脏!我就算不肮脏,我的写作表达水平也很烂!!就算我能写,我也没有那么勤奋不想写!!我就算勤奋,但是暗无天日没人看,我内心敏感脆弱受不了!!!
好了,恭喜你,你已经成功找了这么多理由,那就重点研究下,怎么当“推手”,在商业市场上混下去吧。
3、“推手”的出路
商业市场,增长数据是王道
当推手,写作表达只是最基础功。
做推手往往逃不掉“跟热点”的宿命,而热点往往是写手创造出来的。比如:《创造》的锦鲤,《偶像练习生》的Pickme、《新说唱》的Skr、“新世相”的佛系青年…
商业公司雇佣我们,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当个思想家,生产多么惊世骇俗的思想或者怀抱情怀乌托邦——最终目的是把公司产品卖出去,提高市场占有率!
商业公司生存的手段,不就是被人使用,被人消费吗?!传媒公司生存的手段,让人共鸣传播,然后,主要拉商业广告卖版权活下去。。
·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方式很多,文案只是起点。
如果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方式有99种,文案只可能占有其中1种,还有98种方法和你争宠,所以文案要想办法扩宽自己边界:
可能是产品在某个功能上有所改进,可能是创意活动,可能是价格策略,可能是线上线下渠道投放,可能是促销…
文案要当推手,千万别把活推走,一个人当多个人使没毛病,CMO都是这样炼成的。。
不过文案前期往往苦逼孤独,通常没有资源渠道权限,只能单纯靠自己“写”——等哪一天写出漂亮的数据,就有话语权了。
从所做的一亩三分地,扩展出更多带来增长的点,这就是文案当推手的出路。
·如何增长?适时转型转岗,向营销推广做得好的学习。
先从“手”下的事做起,比如:喜茶的灵感,锤子的情怀,杜蕾斯的微博…这都是靠一句句金句,一段段内容积累的。
然后,很少有商业品牌可以单单依靠“文案”,再拿出来举例了。哪怕是网易云音乐的歌曲评论,也是因为投放了地铁广告和营销大号才刷出存在感的,如果这些评论金句只是待在APP里,还是很少有人知道。
品牌的成功一定会伴随其它技术、活动、渠道…文案所能带来的增长点,对公司来讲并不充分,所以一定要适时转型。
我之前有这样的误区,觉得要去大公司知名企业才牛逼。但想清楚:大企业的牛逼地位是什么造成的?能和文案有多大关系?去中国石油写报告吗?
假如你认可海底捞,你觉得海底捞做得好很出名,所以你想去海底捞。